专业代码: 080703 学科门类: 工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邢台,面向河北,服务京津冀发展,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素养、创新精神,人格健全,社会责任感强,掌握通信系统、通信网络和通信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在信息通信及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开发与应用和设备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毕业5年后,能够达到以下预期目标:
培养目标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遵纪守法的思想道德品质;具备工程职业道德、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目标2:具有扎实的数理理论,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够应用专业知识和工程技能,独立发现、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培养目标3:在移动通信系统、通信硬件电路系统、网络系统工程集成等相关领域的工程项目中独立承担任务;或继续完成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的研究生教育。
培养目标4: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完善能力,能够快速掌握与通信相关的新兴技术,并应用于实际工作。
培养目标5: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能够组建团队,并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进行良好的合作。
二、毕业要求
通过本科阶段学习,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的毕业要求(能力):
毕业要求1: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将通信领域工程中的设计、仿真、实现及运维等复杂问题抽象为数学、物理问题,建立适当的模型进行分析求解。
指标点1.1 掌握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知识及问题描述方法,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对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描述。
指标点1.2 掌握电子技术、制图和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对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设计模型、求解。
指标点1.3 理解和掌握通信工程专业知识,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模型的比较与综合,选择最优解决方案并理解方案的局限性。
毕业要求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通信专业理论和技术方法识别、表达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提取、整理、分析和归纳资料,获得对复杂工程问题的深刻认识并得出有效结论。
指标点2.1 能够正确表述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具有运用数学、物理的基本原理进行描述、建模和求解的能力,识别和判断影响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重要因素。
指标点2.2 能够运用专业领域的基本原理,通过文献资料的查询、整理、分析认识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多种可能性,并进行论证而获得有效分析方法和方案可行性的结论。
毕业要求3:能够设计针对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通信系统、通信电路,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指标点3.1 具有构思、设计、开发和实现满足功能需求、性能指标要求的电路模块、软件模块和通信单元模块的能力,对复杂通信系统进行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并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
指标点3.2 具有设计开发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能够从系统的角度权衡针对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中所涉及的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优化设计方案。
毕业要求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提炼,设计多种实现方案,设计实验,获取、分析处理与解释数据,并通过对各种研究手段对不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指标点4.1 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基础实验技能并采用科学方法,构建实验系统并进行实验验证,正确使用实验数据处理的工具研究实验系统,确定技术参数。
指标点4.2 能够基于数学、物理和专业基础知识,通过合理的手段和方法,针对通信领域的问题,优化实验方案,并根据方案构建实验系统进行实验获取实验数据;
指标点4.3 针对通信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提炼、归纳和拓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解释,并通过综合分析得到合理有效结论的能力。
毕业要求5:能够针对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能够基于通信领域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指标点6.1 了解工程实践活动与社会的关系,熟悉通信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工程伦理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指标点6.2 在进行工程实践活动或寻求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时,能够分析、评价并考虑其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理解应承担的责任,并能够使用合理的技术手段降低或避免不利的影响。
毕业要求7: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通信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指标点8.1 了解中国历史、中国共产党党史,了解中国国情,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独立思辨能力和自我批判精神,明白个体与组织的关系,在矛盾中能做出合理的选择。
指标点8.2 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体魄,理解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
毕业要求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毕业要求10:针对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够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理解并掌握通信领域工程项目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在工程实践过程中考虑系统性能指标和成本因素,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毕业要求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了解在通信领域及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具有基于职业发展需求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
电子信息
(二)核心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四、学制与学分要求
(一)学制:四年
(二)最低学分:毕业最低学分175.5学分,必修152学分,其中创新创业类课程5学分,劳动教育2学分;选修23学分,其中通识教育选修课程10学分。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
符合《邢台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
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课程按4学年安排,每学年分2学期,分别用1-8学期表示。
(二)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表
七、课程设置总表
(一)通识课程平台(应修53学分,必修43学分,选修10学分)
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分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身体心理素质、美育教育四个门类,鼓励学生跨类选修与本专业跨度较大的门类,其中限定选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至少2学分,限定选修“美育教育”类课程至少2学分。
(二)学科专业平台(应修87.5学分:必修74.5学分,选修13学分)
1.专业必修课模块(共74.5学分)
2.专业选修课程模块(需修够13学分)
(三)综合实践平台(35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