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开展嵌入式系统设计应用实训
发布时间:2025-03-24 查看次数:
3月17日—23日,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22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通信工程专业79名同学分别在通信工程实验室和教法实验室开展为期7天的嵌入式系统应用设计实训。本次实训由北京学佳澳教育集团提供技术支持,采用企业级项目实训模式,围绕智能环境感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展开,旨在提升学生的嵌入式开发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实训目标明确,紧贴行业需求。实训内容以嵌入式物联网应用为核心,结合当前行业发展趋势,帮助学生掌握ESP32开发板的编程与应用,学习物联网通信技术,并通过实践训练提升C/C++、Python等语言的编程能力。学生不仅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还掌握了传感器数据采集、嵌入式GUI开发、MQTT/HTTP网络通信、云平台数据管理等关键技术。
项目驱动教学,强化工程实践。实训采用真实项目驱动模式,以“智能环境感知系统”为项目主题,学生在企业讲师的指导下按照企业级软件开发流程,完成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硬件调试、代码开发到最终部署的全流程训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分组协作,模拟企业研发团队的运作方式,负责不同模块的开发,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网络通信、云端数据存储与处理、数据可视化等,有效提升了团队协作和工程实践能力。
创新教学模式,助力学生成长。本次实训还引入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学员通过查阅资料、团队讨论、实验验证等方式不断优化系统方案,真正做到“在做中学”,提升了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训成果显著,收获满满。经过7天的紧张训练,参训学生不仅完成了嵌入式开发的基础训练,还在结课答辩环节中展示了各自的项目成果。多个小组的作品成功实现了远程环境数据监测、云端数据可视化、智能设备控制等功能,充分体现了本次实训的实践性和前沿性。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实训,他们深化了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提高了编程技能,增强了项目开发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未来进入行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持续深化产学合作。本次嵌入式实训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也为我院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今后,我院将进一步推动各专业深化应用型转型,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引入行业前沿技术,着力打造应用型示范专业,增强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培养,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有理想、懂理论、能动手、会应用、善组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懈努力。

实训现场

学生分组开发
学生分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