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科资讯
科学教育专业野外实习圆满完成
发布时间:2025-07-11  查看次数:

六月的云梦山,草木葱茏,生机盎然。617日至20日,邢台学院科学教育专业的79名学子在4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奔赴邢台市西部云梦山这片兼具自然野趣与科学价值的山地,开展了为期4天的野外实习之旅。师生们顶烈日、踏山路,在山林间穿梭,于岩石旁驻足,用脚步丈量自然,用双手采集标本,圆满完成了一场集专业实践与团队协作于一体的“户外课堂”。

本次实习紧扣专业特色,聚焦动植物标本采集”“地理地形观测”“岩石观察”3核心任务,旨在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野外实操能力。清晨的露水还未干透,学生们便已背着标本夹、手持小铁锹整装待发。在植物标本采集环节,大家仔细辨别不同植物的叶片形态、花朵特征,小心翼翼地将样本压制在标本夹中,生怕损伤一丝一毫;遇到不认识的物种,便围在老师身边认真记录讲解要点,笔记本上很快写满了植物的学名与生长习性。

    动物标本采集则更考验耐心与细致。学生们分成小组,在草丛中、树干上搜寻昆虫的踪迹,轻轻用捕虫网捕捉,再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固定、保存。有同学为了观察一只稀有蝴蝶的栖息规律,蹲在山坡上静静等候近半小时,直到成功记录下它的活动轨迹,脸上才露出欣喜的笑容。而在地理地形观测与岩石观察现场,师生们沿着山路一路前行,老师手持地质锤敲开岩石,讲解地层构造与岩石成因,学生们则围着岩石剖面仔细观察纹理与矿物成分,不时用卷尺测量岩层倾角,在地形图上标注观测点坐标,将课堂上的“等高线”“沉积岩”等概念与眼前的真实地貌对应起来,原本抽象的知识瞬间变得鲜活可触   

野外环境虽充满乐趣,却也暗藏挑战。午后的阳光愈发炽热,山路陡峭处需手脚并用才能攀爬,部分同学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但大家没有一人退缩。有人主动帮同学分担沉重的工具包,有人在陡峭路段伸出援手搀扶,休息时分享随身携带的水和干粮,一句“我帮你背标本夹”“慢点走,我扶你”成了山间最暖心的话语。这种团结一心、互助协作的精神,让整个实习过程充满了温情与力量。

安全始终是野外实习的重中之重。出发前,指导老师们数次集中安排研讨,反复核查实习路线的安全性,随时关注山区气候变化,备足防晒用品、急救药品等物资。实习期间,老师们更是全程“护航”:每天出发前强调安全注意事项,行进中走在队伍最前探路、断后收尾,确保无一人掉队;遇到湿滑路段,立刻提醒大家放慢脚步,甚至亲自在险要处搭建临时“扶手”;有同学因体力不支情绪低落,老师便陪在身边鼓励,分享自己当年野外实习的经历,帮大家调整状态。

四天的实习转瞬即逝,当师生们带着满满一箱标本、一本本写满记录的实习手册踏上归途时,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却满足的笑容这次云梦山之行,不仅让学生们熟练掌握了标本采集、地形观测的专业技能,更让他们在与自然的近距离接触中,深刻理解了“科学探索”的真谛——既需要坚持不懈的韧劲,也离不开团结协作的智慧。而老师们用严谨的专业态度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不仅教会了学生如何“做学问”,更教会了他们如何“共前行”。

   野外实习的圆满完成,不仅是邢台学院科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一次成功探索,更在师生心中种下了对自然的敬畏、对专业的热爱。带着这份收获与感悟,同学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将野外实习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努力成为具备扎实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